博客年龄:17年7个月
访问:?
文章:923篇

个人描述

姓名:张桂辉, 笔名:肖蓟,祖籍上海金山,1953年生于福建莆田。30年来,在从政的同时,坚持业余创作,先后在中央及地方报刊发表杂文、随笔120余万字。作品多次在《经济日报》、《文汇报》等报刊征文中获奖;两篇新闻评论分别荣获第十届、第十六届福建新闻奖一等奖。多篇杂文分别入选《经济日报“王府井随笔”精粹》、《南方周末—新千年文丛—回音》、《新天方夜谈——21世纪报刊杂文选粹》,以及中国年度最佳杂文、中国年度杂文精选等文集;已著有杂文随笔集《听潮微语》、《盛世微语》、《另类失衡》、《另类人语》《烈酒 咖啡 白开水》、《观潮余音》(上下卷),以及《怎样聚集正能量》等。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;系2011年全国语文中考热点作家。

香港《文汇报》副刊:陶醉在厦门摄影博物馆

2020-08-02 15:29 阅读(?)评论(0)

香港《文汇报》副刊:陶醉在厦门摄影博物馆

 

张桂辉

 

位于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32号的厦门摄影博物馆,是一个集老相机陈列、老照片展览,以及摄影体验于一体的公益项目、专业展馆。那天,适逢“彼岸有风情——台湾摄影作品展”在该馆开展,我从石鼓路住地出发,抄近路穿过占地面积47000多平方米的“敬贤公园”,从公园北侧往北上行,前后不过十分钟,便抵达目的地。站在摄影博物馆门口,瞄了几眼,但见一字型楼梯两侧,摆满了庆祝影展的花篮。当我拾级而上时,目光立马被墙上挂着的“厦门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”“集大摄影学会创作基地”“高雄市摄影学会厦门摄影创作基地”“美国奥斯汀华人摄影协会创作基地”等牌匾所吸引。

进得二楼展厅,从影展《前言》中得知,初夏五月,厦门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杨景初先生等一行19人,应邀赴台作为期十天的“游摄之旅”——从台北南投,到屏东高雄,一路向南,且行且摄。本次所展图片,是他们用镜头记录的台湾山水、人文风情。2010年,我有幸参加福建省农学会组织的赴台考察活动,尽情领略了祖国宝岛的旖旎风光。欣赏着图片中的台湾风情,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,心中泛起对台湾之行美好回忆的涟漪。

厦门摄影博物馆设在三楼。一个多世纪前,厦门沦为“五口通商口岸”之一后,十九世纪末、二十世纪初,就有西方人士带着相机拍厦门,也有爱国华侨桑梓报国兴业,投资厦门的影视行业,使厦门一度跻身全国影视业领军者行列。参观了摄影展,我从二楼西侧登上三楼,但见馆内几组高大的陈列柜靠墙而立,上面整齐有序地陈列着该馆收藏的德国徕卡、禄来、瑞典哈苏等300多部不同品牌、不同年代、不同造型,颇为珍贵的胶片相机。面对这些“退役”相机,我心在想,它们曾经都有过各自的荣耀,且从不同层面为人类做过贡献。如今它们完成了使命,也该静静享受清闲了。据馆内展示的文字数据显示,这些相机,多数是从欧美和日本业界收购来的,也有从国内摄影界收集来的。其数量和门类,基本涵盖了世界相机发展的轨迹。博物馆内还展出不少该馆收藏的1870—1970年间,拍摄于厦门的珍贵历史照片。此外,摄影博物馆里还有传统摄影、暗房技术的介绍与体验场所,让参观者和爱好者们,加深对摄影“前世今生”的了解。一番参观下来,不单大开眼界、大长见识,而且感慨万千、令人陶醉。

摄影术的发明,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创举。早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,欧洲就出现了供绘画用的“成像暗箱”。1826年的一天,法国发明家尼埃普斯,在白蜡板上敷上一层薄沥青,利用阳光和原始镜头拍摄窗外的景色,历时八小时曝光,经过熏衣草油冲洗,成功拍摄出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——《窗外》。后来,法国美术家、化学家达盖尔,发明了银版摄影法。1839年8月19日,法国政府在法兰西学院向世界宣布了“摄影术”这一伟大发明,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摄影术的普及。在很短的时间里,摄影术不胫而走、不翼而飞,迅速在西方国家风行起来。从此,人类可以用“第三只”眼睛把看到的物体定格并保存下来,圆了人类数千年之梦。近200年来,摄影不仅真实直观地留驻了历史,而且成为平面视觉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。

参观得知,自1839年开始,摄影术已经走过了从诞生到成熟的漫长路程,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。即,公元前400多年—1870年,摄影术的诞生和初期发展;1870—1914年,摄影术快速发展期;1914—1960年,摄影术成熟期;1960年以后,摄影术电子化高速发展时期。追思摄影发展历史,在之前的几千年间,能够把人们肉眼看到的物体,甚或镜子里所照的东西固定下来,成为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。值得国人骄傲的是,全世界摄影史学家都公认,摄影光学的先驱是墨子。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小孔成像理论。公元前400多年,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现象后,记录在他的著作《墨子?经下》中,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著,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。这个理论一直是摄影的基本理论,即便现今的数码摄影,也是根据这个基本理论形成的。墨子之后,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、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、西汉淮南王刘安、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,都对针孔成像做出过论述。只是,针孔影像,可观察运用,却无法记录。

实践出真知,探索促发展。伴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,摄影器材也不断发展。有人把它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1839—1924,为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,其间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、手枪形等照相机;1925—1938,为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,在此阶段,德国的莱兹、罗莱、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、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;1939年之后,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。此阶段前半期,黑白、彩色胶片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,光学工业制成了含有钛、镉等稀有元素的新型光学玻璃,从而更好地校正了摄影镜头的像差,使镜头向大孔径和多种焦距的方向迅速发展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,为第三阶段后期。这期间,光学传递函数理论进入了光学设计领域,出现了成像质量高,色彩还原好,大孔径,低畸变的摄影镜头……

虽然,2000多年前,墨子就提出了“小孔成像”理论,但中国的相机工业,却是建国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,北京照相机厂、天津照相机厂、上海照相机厂、广州照相机厂、哈尔滨照相机厂、杭州照相机厂、南京照相机厂等中国第一批相机生产厂家先后应运而生。这些企业,初期侧重仿制国外相机,生产以120双反相机和小型135相机为主。在后来的岁月里,我国的照相机产业不断发展,及至20世纪70年代末,主要相机生产企业达到19家。20世纪80年代后,随着竞争加剧,多数相机企业,或者倒闭,或被合并,仅有上海照相机厂、江西凤凰照相机厂、北京照相机厂等几家企业生存下来。毋庸讳言,中国并非世界知名的相机生产国家,但有其自身闪光的亮点和历史。

45年前,我有幸参加江西九江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举办的“通讯员培训班”,除了新闻稿件写作,还有摄影入门培训,第一次接触到海鸥双镜头120相机,掌握了点滴“摄影入门”基础知识。从那以后,见到相机,手就发痒。30年前,到福州出差,买了一台柯尼卡(KONICA)相机;10多年前,女儿为我买了一台厦门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生产的莱美(lumix)相机。前者是“傻瓜机”,后者是“数码机”,二者都没用过几次,就束之高阁了。不是摄影兴趣“退潮”了,而是摄影设备“简约”了——一般风景照、生活照,一部手机就搞定了。我相信,用不了三五十年,摄影器材一定比现在的更先进、更便捷。到那时,即便是今天的名牌摄影设备,也要“光荣退休”走进摄影博物馆的。【原载2020年7月28日香港《文汇报》】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0-08-02 19:16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