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年龄:17年7个月
访问:?
文章:923篇

个人描述

姓名:张桂辉, 笔名:肖蓟,祖籍上海金山,1953年生于福建莆田。30年来,在从政的同时,坚持业余创作,先后在中央及地方报刊发表杂文、随笔120余万字。作品多次在《经济日报》、《文汇报》等报刊征文中获奖;两篇新闻评论分别荣获第十届、第十六届福建新闻奖一等奖。多篇杂文分别入选《经济日报“王府井随笔”精粹》、《南方周末—新千年文丛—回音》、《新天方夜谈——21世纪报刊杂文选粹》,以及中国年度最佳杂文、中国年度杂文精选等文集;已著有杂文随笔集《听潮微语》、《盛世微语》、《另类失衡》、《另类人语》《烈酒 咖啡 白开水》、《观潮余音》(上下卷),以及《怎样聚集正能量》等。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;系2011年全国语文中考热点作家。

香港《文汇报》副刊:双清桥头静思

2020-06-30 15:59 阅读(?)评论(0)

香港《文汇报》副刊:双清桥头静思

 

张桂辉

 

双清桥,位于与厦门、金门隔海相望的翔安区新店镇既是风景秀丽的闽南著名海港侨村,又是闽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的澳头渔村。五年前,厦门市翔安区围绕“美丽厦门,共同缔造”主题,推出一批以“廉政文化园”为代表的廉政文化示范点。澳头渔村双清桥,便是其中的“主角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双清桥远眺   张桂辉摄

那天下午,女婿驾车,从集美住地出发,特意送我前去参观。半个多小时,抵达目的地。进入廉政文化园,但见慕名而来、戴着口罩的游客,三三两两,优哉游哉,走走停停,说说笑笑。从园门往里走不多远,架在怀远湖湖面上的双清桥便映入眼帘。因为太阳较大,气温较高,一向不爱打伞的我,先是绕着湖畔绿荫掩蔽的人行道信步而行。左右扫描,环顾四周,湖面轻波荡漾,湖中一船停泊;临近湖岸的绿化带,种有木麻黄、鸡蛋花、红千层、映山红、桃树、柳树等植物;蓝天白云、红花绿柳,倒映在湖面上,给人一种如诗如画、如痴如醉的感觉。湖岸周边不远处,古厝新楼,和谐相处,相得益彰,相映成趣......我一边拍照,一边向双清桥抵近。

无论是人名地名,都有各自的由来和含义。同样,路名桥名也不例外。据《同安县志》记载,澳头渔村怀远湖,原是一个小港汊,潮涨潮落,如渊如壑。为方便人们进出,横跨港汊建有“乐安”“双清”两桥。前者建造时间不详,后者建于清代道光年间。依典籍所载,当年,澳头乡贤苏廷玉喜登进士第,入官之前,为便民行,捐建该桥,并亲书“双清桥”仨字刻于石碑上。所谓“双清”,意指“为人清白,为官清廉”,是苏廷玉走马赴任前的自勉。

乱世之下,安有完卵。后来,双清桥不幸被战火所毁。那年,翔安区结合打造廉政文化园,投资新建长81米,宽6.2米,三孔石构的双清桥。横跨怀远湖东西两侧、两端平伸、中部拱起的双清桥,紧贴“清”字做文章、造氛围——以桥、亭、栏、碑为载体,以名人名言、历史人物为内容,营造弘扬清廉、赞颂清廉的意境。双清桥中部西东,各有三层台阶,第一层3级,第二、第三层皆为11级。那天,我先由东向西,之后从西向东折回,时而信步平走,时而上下台阶,缓缓行进,慢慢欣赏。发现新建的双清桥,设计考究,用心良苦,从桥上石板、栏杆,到两侧护板、石柱,分布着浮雕、影雕、地刻、线刻、书法等艺术制作。其中,雕刻历史人物画像与典故12个、名人名言20句、廉政警句12条。名言警句有:“大公无私,勤政为民”“大道之行,天下为公”“德立桥头,廉伴行舟”等;名人典故有:体察民情、兴利除弊,万历二十五年(1597)任同安县知县的洪世俊;为官三十余载,革除陋习、整饬营伍,以廉洁著称的福建水师提督吴必达;鸦片战争爆发,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的抗英民族英雄陈化成,以及中国宋代天文学家、天文机械制造家、药物学家、官至吏部尚书的苏颂等。

双清桥两头小坪上,各建有一座六角亭。亭中各刻有两副不同字体、不同内容的金字楹联。西头的“清风亭”两副对联为:“为公德乃大/无私品自高”;“贤能兴家园/廉可旺子孙”。东头的“清水亭”两副楹联是:“水流即不腐/官廉则自清”;“一身贯正气/两袖出清风”。从西向东前进,在靠近桥中部第一层台阶处,立着一方书状石刻,上面有苏廷玉的影雕头像和人物简介。苏廷玉(1783—1852),字韫山,号鳌石,晚号退叟,清代泉州府同安县马巷厅翔风里澳头村(今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澳头村)人。嘉庆十九年进士,道光至咸丰中,官至兵部侍郎、四川总督。纵观苏廷玉的人生历程、官场生涯,他为人清清白白,为官清正廉洁。

史料记载,1832年,苏廷玉调任山东省按察使。彼时,山东府县一些衙吏私设“老虎洞”。但凡与诉讼案件稍有牵涉、关联的人,都被关押在“老虎洞”中,官吏藉此勒索赎金,以致成为当地一大民患。苏廷玉得知后,亲往“老虎洞”调查,发现“洞”内关押的数百名无辜百姓,个个脸无血色,人人乱发垂肩。于是,他立即将所有被囚禁者释放回家,获释的百姓因此对苏廷玉感激不尽。1837年12月,苏廷玉调任四川总督。到任三个月,遇到一件麻烦事——成都城内米价暴涨。适逢青黄不接,每斗米由五六百文钱猛涨至一千三百文钱,导致城内人心惶恐。苏廷玉了解此事后,随即命令四川各州、县派人到乡里巡查,一方面严捕趁机抢劫粮食的团伙,一方面四处调运粮食,而后在城内增设多个供应点,以比市场价低得多的价格出售给民众。经过两个月的努力,成都城内粮价渐跌。在处理此次成都地区米价暴涨事件中,苏廷玉废寝忘食,救活无数穷苦民众,而他自己却“须发全白”。成都的百姓心存感激,送上匾额以表心意,但都被他婉拒了……

“澳头少年苦贫寒,秉公勤勉巧办案。抵御英夷扶挚友,情系泉厦云水间。”这是甲午初夏,周旻《悼苏廷玉》的诗句。苏廷玉所以能够做到为人清白、为官清廉,与良好家风熏陶密切相关。其祖上留下的《苏氏家训》,短短32句中,有8个“必”、6个“不”:“和善心正,处事必公。费用必俭,举动必端。语言必谨,事君必忠。为官必廉,乡里必和。睦人必善,非善不交。非义不取,不近声色。不溺贷利,尊老敬贤。救死扶伤,讦诈勿为。偷盗必忌,不善者劝。不改之斥,凡我子孙,必尊家规,违者责之。”言简意赅,醍醐灌顶。

双清桥东头北侧临湖处,有一石刻《廉政法治文化角后记》,全文为:“清廉是修身正己的明镜,是从政为官的标尺,亲民者民亦亲,爱民者民亦爱,为民者民亦赞。历史走到今天,对政绩的评判,依然体现在对人民辛勤工作的实绩,体现在是否得到人民的认可。为政以德,修己安民。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,也是治国安邦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。”诚如斯言,为政清廉,事关重大。在整个廉政文化园中,不论是双清桥、清水亭、清风亭,抑或是桥上、亭上所刻的每一条警句,每一副楹联,每一个典故,都紧扣“清”与“廉”。身临其境者,专心欣赏也好,信步漫游也罢,都能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。触景生情的我,先后独坐桥头两座亭内,默默琢磨,静静思考,融古贯今,顿有所悟。雁过留声,人过留名。古往今来,不论是官是民,不管是富是贫,活了一辈子,都想留下好声名。此乃人之常情。

独坐双清桥头,我默默静思:“为公德乃大”“官廉则自清”,言简意赅,振聋发聩。苏廷玉,一个封建官员,既有清廉意识,更有守廉自觉,且言行一致,始终如一,难能可贵,值得仿效。古人云,“白袍点墨,终不可湔。”对为官者来说,只有如履薄冰、慎终如始,战战兢兢、坚守清廉,不因权重而智昏,不因污小而放纵,才可望不负民心、留下清名。原载2020年6月30日香港《文汇报》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0-06-30 21:12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